办公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回复: 0

声藏大师 | 这只乐队是亚洲重金属巅峰般的存在

[复制链接]

2

主题

10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2-10 16: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oudness

"Rock N Roll Crazy Night!

You are the Hero tonight!"


日本对于硬摇滚和重金属音乐的喜爱,绝对超出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如果把金属的发源地英国,和拥有最忠实的粉丝的德国合并算作第一,那日本绝对是第二。
自从KISS 乐队在 1974 年《Hotter Than Hell》的专辑封面上用日文作装饰,以及Cheap Trick 乐队选择在东京武道馆录制他们的经典现场专辑以来,硬摇滚乐手们就与日本观众建立了特殊的关系。





几乎所有在日本巡演过的乐队都能告诉你,他们在日本的演出的体验有多么好,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大批带着礼物的歌迷跟随,周边商品也经常能销售一空。即使是 90 年代 Grunge 风潮席卷世界的时候,那个传统重金属音乐最黑暗的日子里,许多 "Old School "的硬摇滚和金属乐队仍然在日本保持着狂热的歌迷群体
当然,日本也是具有本土特色硬摇滚和金属场景的发源地,虽然像Sex Machineguns、X Japan、Vow Wow、44 Magnum 和 圣肌魔-II等乐队都在日本本土有长期而成功的事业,但很少有日本乐队能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并在亚洲以外的地方被人所熟知。
而被世纪大部分金属乐迷所认可的,最接近世界声誉的乐队就是Loudness。


经典阵容(左到右):山下昌良 (贝斯), 二井原实 (主唱),樋口宗孝(鼓),高崎晃(吉他)
他们被认为是日本金属界的 "教父",由实力派主唱二井原实和吉他手高崎晃所领导的四人乐队 Loudness 在 80 年代开辟出了一条道路,并为日本乐队创造了许多的 "第一"
他们是日本第一支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本土硬摇滚乐队,也是第一支用英文录制歌曲的乐队,这也使他们成为第一支与美国大型唱片公司(Atco)签订全球合约的日本金属乐队。他们在美国以一首单曲"Crazy Nights"(1985年专辑《Thunder in the East》中的一首)引起了轰动。
在他们短暂的成名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们持续地发行新专辑,并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巡演,巩固了他们在日本金属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一切的开始...


吉他奇才高崎晃和鼓手樋口宗孝在退出他们 70 年代末的流行摇滚乐队 Lazy 后,于 1980 年组建了 Loudness。



接着从对手乐队Earthshaker(1978年在大阪组建的金属乐队) 招募了主唱二井原实,并找来了请高崎晃的童年好友山下昌良担任贝斯手,新组建的乐队很快就在本土打响了名号。
他们的前三张专辑——《Devil Soldier》(1981)、《The Birthday Eve》(1982)和《The Law of Devil's Land》(1983)这几张都是用日语演唱。尽管有着语言障碍,但由于高崎晃华丽的吉他技术,Loudness 开始吸引到国际关注,他被吉他杂志称为“日本对 Eddie Van Halen 的反击”


Loudness 在日本发行的前四张专辑

《The Law of Devil's Land》由 Road Runner 唱片公司在欧洲发行,这让 Loudness 第一次获得了日本以外的巡演机会。为了扩大对非日本听众的吸引力, Loudness 在 1984 年发行了两张不同版本的《Disillusion》专辑——一张用他们的母语唱给他们的本国歌迷,另一张则用英语唱给世界其他国家


《Disillusion》英语版专辑封面
由于"Crazy Doctor"和 "Milky Way"等歌曲的火热,以及全球金属杂志对《Disillusion》的正面评价,Loudness 开始出现在美国主流唱片公司的雷达上。到了 1985 年,他们将迎来重大变革!
"Crazy Doctor" (1984)


签约美国主流厂牌发行经典的《Thunder in the East》
1985 年,Loudness 与Atco 唱片公司(主流大厂Atlantic Records旗下公司)签订了全球合约,并在 1985 年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 "国际 "专辑《Thunder in the East》。由 Ozzy Osbourne 的制作人 Max Norman 所制作,这张专辑得到了非常积极的评价,并获得了很好的推广。


《Thunder in the East》专辑封面
最受欢迎的当然是那首"Crazy Nights"了,它的吉他 Riff 让人一听就忘不了,加上无厘头但又非常洗脑的 "M! Z! A!"《Thunder in the East》在美国 Billboard 排行榜上名列第 74 位,乐队开始在美国巡回演出,为 Motley Crue 和 Stryper 等一线乐队开场,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在 "Hair Metal "界的知名度。
"Crazy Nights" (1985)


国际二专《Lightning Strikes》发布!
1986 年的《Lightning Strikes》再次由 Norman 担任制作人,以火热单曲《Let It Go》为主打,并开始了与 Cinderella 和 Ratt 等乐队合作的美国巡演


《Lightning Strikes》专辑封面
这张专辑在后来在日本重新混音,并以另一个名字《Shadows of War》发行,其中的 "Ashes in the Sky"——这首以二战中,一个即将执行自杀任务的神风特攻队飞行员的视角创作的歌曲,显然在日本引起了一些争议,乐队被指责 "美化 "战争的残酷性。
《Lightning Strikes》在美国公告牌排行榜上的成绩甚至比前一张《Thunder》还要好,取得了 64 名的佳绩。
"LetIt Go" (1986)


飓风袭来!

1987 年,流行金属风格正处于商业的高峰期,所以当年的《Hurricane Eyes》是一张让 Loudness 更加"一炮而红 "的专辑,虽然与前两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少了些 "重金属 "的咬合力,而且制作上也更加地光滑、讨巧



乐队与前 KISS 乐队制作人 Eddie Kramer 和美国硬摇滚乐队 Giuffria 的成员合作完成了《Hurricane Eyes》并希望通过 "This Lonely Heart "这首主打单曲获得更大的成功,但这张专辑在美国反响不佳,仅在 Billboard 上排名 190。
这张专辑也标志着 Loudness 为美国观众拆解他们曾经歌曲的不良习惯的开始。——抒情曲“So Lonely”只是《Disillusion》专辑中Ares Lament”的重新编曲版本。当 《Hurricane Eyes》从排行榜上淡出时,乐队的美国市场负责人决定需要作出一些改变了。
"This Lonely Heart" (1987)


美国主唱 Michael Vescera 加入!

单独在日本发行了一张EP《Jealousy》之后,Loudness 的厂牌认为,主唱二井原实的英语能力已成为乐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的障碍,并建议他们最好找一位美国歌手。
于是前 Obsession 乐队的 Michael Vescera 被请来,但更换歌手并没有扭转 Loudness 的颓势。


美国主唱 Michael Vescera(左三)

乐队发行了两张由 Vescera 主唱的专辑 —— 1989年的《Soldier of Fortune》和 1991 年的《On The Prowl》。这两张专辑的主要内容都是乐队早期只在日本发行歌曲的重录英文版本。


Vescera 参与的两张专辑

但大多数 Loudness 的歌迷都认为,尽管二原在歌唱技巧层面上可能并不是一个那么“伟大”的歌手,但他的奇特的发音方式和独特的哀嚎声给 Loudness 的音乐带来了某种 "性格"。
当发音平稳技巧娴熟的 Vescera 被请来时,Loudness 突然听起来就像其他三流普通的 "Hair Metal乐队",慢慢失去了竞争力。到了 1992 年,音乐市场受到了 Grunge 浪潮的冲击,重金属日渐式微的市场下,他们也被 Atco 唱片所放弃,Michael Vescera 也转投了 Yngwie Malmsteen 的乐队,而 Loudness 的其他成员也狼狈地回到了日本。
"You Shook Me" (1989)


90年代的挣扎
随着 90 年代的到来,Loudness 的原始成员只剩下吉他手高崎晃和鼓手樋口宗孝。他们 1992 年在日本发行的《Loudness》以更重的、让人震颤的重金属之声为特色,标志着前 EZO 的新主唱山田雅树X Japan 的贝斯手泽田泰司(Taiji)的登场。


1992年同名专辑封面


泽田泰司(左二)、山田雅树(左三)
毫无疑问,在 "超级组合 "全明星阵容的刺激下,这张专辑在日本主流排行榜上获得了排名第 2 的好成绩,这也激励了高崎晃继续以 Loudness 的名义进行活动的信心。
"Slaughter House" 1992 现场


然而鼓手樋口宗孝在《Loudness》专辑之后选择了离开乐队,高崎晃在整个 90 年代则带领着 Loudness 演出,但乐队的成员也一直在更换。这个时期的 Loudness 继续发行了略带实验性的、甚至有些前卫和世界音乐风格的专辑,但偏离了乐队经典的金属之声。
《Loudness》和 1994 年的《Heavy Metal Hippies》可能是 90 年代他们最受瞩目的专辑了,他们 90 年代后期的《Dragon》《Ghetto Machine》《Engine》等专辑由于依赖当时流行的 nu-metal 和 groove metal 风格,所以歌迷们对这些专辑有所抵触。


90 年代中后期的四张专辑

勇士归来!
到了 2000 年初,Loudness 的影响力甚至在日本本国也逐渐减弱。为了重新吸引人们的注意,高崎晃(吉他)、樋口宗孝(鼓)、二井原实(主唱)和山下昌良(贝斯)的 "经典 "阵容在 2001 年得以重组,并庆祝了乐队的 20 周年纪念日,接着发行了《Spiritual Canoe》专辑。
这次的重组原本并没有打算长期进行,但歌迷的反应非常积极,所以乐队一直坚持了下来。



从那时起,Loudness 一直保持高产,几乎平均每隔一年就会推出至少一张新产品(新录音室专辑、现场专辑、单曲、合辑或演唱会 DVD)。虽然他们重组的大部分作品只在亚洲发行,但也有几张唱片在海外发行,像 2004 年的《Racing》(由 Drakkar 厂牌在欧洲发行)、2004 年的《Rockshocks》(2006 年由 Crash Music 在美国发行)和《Eve To Dawn》(2012 年由 FrostByte Media 在美国发行)。


新千年“经典阵容”重组前四专
虽然 重组后的几张专辑,像《Spiritual Canoe》《Biosphere》被批评为延续了 "nu-metal "的声音,但“最近”的几张唱片,像 2008 年的《Metal Mad》则表现出了更平衡的声音,在满足传统金属党的追随者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实验性的花样。


《Metal Mad》展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平衡
无论你听的是哪个年代的 Loudness,你总能看到高崎晃的绝强的吉他技巧,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的六弦技术仍然不可动摇。
遗憾的是,鼓手樋口宗孝在 2008 年底因肝癌去世,享年 49 岁,取而代之的是铃木雅之,他在 2009 年专辑《The Everlasting》中的 "I Wonder "一曲中首次与 Loudness 合作录音,这也是樋口去世前的最后一张专辑。

金属之声依旧!
在 Loudness 即将迎来成立 40 周年之际,他们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松懈的迹象,他们的第二十七张录音室专辑《Rise to Glory》已于 2018 年发行。



他们在美国和欧洲仍然保持着大批忠实的崇拜者近年来他们出现在众多欧美复古摇滚音乐节上就是证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办公问答网

GMT+8, 2025-7-4 14:11 , Processed in 0.1049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